欧美国产在精品视频观看,天天爽夜夜爽每晚高澡,国产在线视频欧美一区,日本欧美一区二区三区

              19年捐贈編織超3000件!寧波“毛衣奶奶”的溫暖從不遲到

              發(fā)布時間:2024-10-17 11:26:43 來源: 潮新聞 潮新聞 共享聯(lián)盟·江北 方舟 羅彪 通訊員 楊易超 記者 段瓊蕾

                每年,溫暖如期而至。

                本周二,寧波市江北區(qū)莊橋街道濱江社區(qū)的“慈愛編織室”,89歲的“毛衣奶奶”韓翠菊與社工、志愿者忙著將新織好并清洗干凈的80件毛衣打包,寄往街道東西部協(xié)作結對幫扶對象——四川省涼山彝族自治州越西縣乃托鎮(zhèn)。

              將“讓孩子穿暖”的初心堅持19年

                從2005年到現(xiàn)在,韓翠菊堅持用織毛衣的方式給生活困難的孩子送溫暖,目前已累計捐出超過3000件毛衣,寧波“毛衣奶奶”這一愛稱早已廣為流傳,還帶動了一批人加入這支隊伍。

                一走進慈愛編織室,視覺沖擊與溫暖一起撲面而來。左手邊靠墻的一大面衣柜,滿滿當當存放著五顏六色的毛衣;右手邊的小衣柜,則塞滿了各式各樣的彩色毛線團。志愿者在韓奶奶的指揮下爬上梯子,將毛衣逐摞取下,平整地放在桌子上。

              志愿者幫“毛衣奶奶”整理毛衣

                “這些是大號的,這里是中號的,那些是小號的。”韓奶奶如數(shù)家珍,“對于涼山的孩子們來說,保暖是第一位的,所以我織的是雙層小高領,這樣一來脖子就暖和了,就像戴著圍巾一樣……”

              志愿者幫“毛衣奶奶”整理毛衣

                這個愛與溫暖的故事,要從19年前說起。

                2005年,韓翠菊在網(wǎng)上看到一段視頻,西部的一所小學里,孩子們衣著單薄,在瑟瑟寒風中堅持上課。這一幕讓她很是難過,從那時候起,她便決定要用自己織毛衣的愛好幫助這些孩子們。

                “我的愿望很簡單,那就是讓孩子們在冬天穿得暖一點。”

                當年,韓翠菊先將自己織的第一批共36件毛衣親自給寧波一所民工子弟學校送去。領到漂亮又厚實的毛衣,孩子們愛不釋手,但沒想到毛衣不夠分,還差兩件,沒領到的孩子們當場哭了鼻子。

                “奶奶回去再給你們織!”也就是從那時起,抓緊時間織更多的毛衣,成了韓翠菊的奮斗目標。

                凌晨三四點就起床織毛衣,天亮了去晨練一小時,然后又開始織,午飯后小憩一會,之后一直“工作”到晚飯前,每晚八點半準時睡覺……這些年來,韓翠菊一直堅持著這樣的作息,抓緊每分每秒織毛衣,就連坐車、候診,甚至旅游時她都會“忙里偷閑”地織上幾針。熟能生巧,現(xiàn)在的她除了在開端和收針時會低頭看一眼,其他時候基本實現(xiàn)“盲織”。

                韓翠菊當時所居住的鄞州區(qū)東柳街道東海花園社區(qū)曾專門騰出空間,成立以韓翠菊為帶頭人的愛心作坊,之后又升級為工作室,越來越多的愛心人士加入編織隊伍。后來,韓翠菊遷居至莊橋街道濱江社區(qū),又帶動了附近的居民和志愿者投身溫暖行動。

                2020年,韓翠菊所住的海外灘小區(qū)9號樓,業(yè)主們提出眾籌改造一樓門廳的想法。經(jīng)過一年多的籌備,改造順利完成。大家一致決定,把其中采光最好的一間房留給韓奶奶,作為她在濱江社區(qū)的工作室。

                2023年4月,新一間“毛衣奶奶工作室”——“慈愛編織室”正式成立。

                在韓奶奶的帶動下,在社區(qū)黨員和物業(yè)等組成的紅色管家共同運營維護下,目前,該工作室已經(jīng)吸納30余人。她們從“毛衣奶奶”手中接過“愛的接力棒”,一起為山區(qū)的孩子們編織冬日御寒的毛衣,一起傳遞大愛。

              “毛衣奶奶”和志愿者在工作室里編織毛衣

                這兩年和韓翠菊“打配合”的是她剛退休不久的侄女韓佩芬。“我負責織身體的部分,姑姑會根據(jù)我織的花色配上相應的領子和袖子,我們合作一般四五天能織一件毛衣。另外還有其他人幫忙。遠點的,住在洪塘的也有。”她打開存放毛衣的柜子,里側貼著的便箋紙寫明了愛心編織者的名字,光一邊的衣柜就有近10張這樣的貼紙。

                值得一提的是,除了居住在周邊的巧手阿姨們,在今年開展“我們的家園”行動中,與濱江社區(qū)黨建共建的寧波軌交集團志愿者也加入隊伍中。

                從一開始幫奶奶整理毛線、打打下手,到拿起鉤針學習編織、制作發(fā)卡發(fā)繩等毛線手工制品……

                如今,志愿者已經(jīng)可以拿著自己制作的毛線手工制品,在濱江社區(qū)的“遇8市集”上擺攤義賣,所獲資金全部注入“毛衣奶奶”工作室的愛心基金,除了購買毛線,還會用于幫助困難兒童實現(xiàn)“微心愿”,將善心和愛心不斷傳遞下去。

              軌交志愿者和“毛衣奶奶”

                打包完成后,韓翠菊又坐在她的那把用了二十年的“編織專用椅”上,繼續(xù)織著毛衣。當被問及一直堅持的動力,她停下了手中的活,打開手機相冊,里面都是山區(qū)的孩子們穿上毛衣后展露的笑顏。

              山區(qū)老師正在給孩子們發(fā)毛衣

                “他們每年收到毛衣,會發(fā)給我照片視頻,看到小朋友蹦蹦跳跳跑出來領毛衣,他們開心我也開心。”韓翠菊說。

              標簽:編輯:龔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