欧美国产在精品视频观看,天天爽夜夜爽每晚高澡,国产在线视频欧美一区,日本欧美一区二区三区

              畬族歌王:唱響山歌迎盛事

              發(fā)布時間:2024-04-11 09:03:22 來源: 浙江日報 記者 沈晶晶 葉錦霞

                “歡迎貴客來家里,畬民心中喜洋洋。山笑水笑人歡樂,留你客人坐下來……”

                4月10日,走進景寧雙后崗村,未入“藍大媽工作室”,一曲山歌已傳進耳中。

                87歲的藍大媽名叫藍陳啟,人稱“畬族歌王”,10歲就開始學畬歌。此刻,她身穿藏青色畬族服裝,腰系彩帶,頭戴鳳冠發(fā)飾,正為在景寧畬族自治縣成立40周年慶祝活動上的亮相做準備。

                “水連云來云連天,畬家唱歌幾千年。”這時,一位穿著盛裝的婦女端出茶來,應(yīng)聲對歌,招呼客人圍坐。這是藍大媽的孫媳婦雷湯菊,也是“畬族歌王”的接班人。

                “聽聽,唱得這么好。以前還不肯學,要出去打工!”

                4月10日,《中華民族一家親》慶祝景寧畬族自治縣成立40周年中央民族歌舞團慰問演出在該縣民族體育場舉行。藍大媽(前右)參演《幸福的歌兒唱起來》。記者邱建平攝

                上世紀末,因為無人愿學畬歌,藍大媽一度愁眉不展。和畬歌一樣,隨著經(jīng)濟社會快速變遷,畬族舞蹈、彩帶編織等需要口傳心授的民族文化和傳統(tǒng)技藝,也一度遭到冷落,找不到年輕人傳承。

                2002年11月25日,時任浙江省委書記習近平來到景寧調(diào)研。雙后崗,就是考察中的一站。

                “高興真高興,今天看到領(lǐng)導來……”樸素的歌詞,唱出藍陳啟激動的心情。

                不會寫漢字的她,怕習近平同志聽不懂歌詞,特地讓兒子記下來,“唱完后,習書記和大家一起鼓掌,還把寫著歌詞的紙張折好,放進了口袋。”

                那天,在景寧賓館召開的座談會上,習近平同志強調(diào):“畬鄉(xiāng)的特色要充分展現(xiàn)出來,文化方面還要挖掘一下,肯定還會有更好、更豐富的東西。”

                不久后,縣里啟動風情旅游資源大普查,對畬語、畬歌、畬舞等進行系統(tǒng)整理,并通過設(shè)立基金、立法保障等形式,讓其走出畬族村寨,走入學校景區(qū),走進社會生活。

                “藍大媽工作室”就在此時成立。慢慢地,越來越多的村里人向藍大媽拜師學藝,一些學校也常請她去上課。每逢寒暑假,還有學生專程上門求學。

                2008年8月,縣城石印山廣場,人潮如織。100名畬族藝人帶著千余名學徒,在這里辦了一場“獻藝”活動,展示36項民間文化“絕活”。

                藍大媽和50多名徒弟聯(lián)袂上臺,連對30多個回合山歌,聽得觀眾如癡如醉。這些徒弟中,有二三十歲的年輕人,還有六七歲的小伢兒。

                這些年,雷湯菊一直跟著藍陳啟學習,如今已是景寧畬歌表演隊的一員。第四代傳承人——正上高中的曾孫藍黃磊,也在學習畬語畬歌,常參加縣里的演出。

                習近平總書記對少數(shù)民族文化保護和傳承高度重視。他強調(diào),各民族優(yōu)秀傳統(tǒng)文化都是中華文化的組成部分,中華文化是主干,各民族文化是枝葉,根深干壯才能枝繁葉茂。

                今天的景寧,畬族風情處處可感:畬族彩帶,變身文創(chuàng)產(chǎn)品;畬族婚嫁表演,引領(lǐng)旅游風潮;穿畬族服飾,成為年輕人的新時尚……

                “太平盛世好年景,民族文化代代傳。”回想20多年來的變化,祖孫倆有感而發(fā)。

                聽得藍大媽家畬歌又起,鄰居藍桂蘭也踏歌而來:“豐衣足食‘山哈’樂,千家萬戶幸福多……”

                眼下,雙后崗全村413人中,能歌善舞的就有40多人,成了遠近聞名的“民族風情村”。

                茶香悠悠,對歌正酣。

                小院里,大家情不自禁,唱起了藍大媽專為縣慶活動編寫的歌——

                “黨的政策真英明,中華民族大家庭。景寧畬族自治縣,人民群眾心連心。”

              標簽:編輯:龔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