欧美国产在精品视频观看,天天爽夜夜爽每晚高澡,国产在线视频欧美一区,日本欧美一区二区三区

              本科率10%變79% 陳立群貴州支教4年“點石成金”

              發(fā)布時間:2020-08-24 14:54:40 來源: 新華社

                2020年高考成績發(fā)布后,陳立群(左三)走村串寨送喜報。這個習慣他已堅持了四年。(臺江民中供圖)

                8月21日,《新華每日電訊》刊載題為《本科率10%變79%,陳立群在苗鄉(xiāng)立起一群“幼苗”——這位被當?shù)睾⒆泳捶Q為“名校長爸爸”的時代楷模,貴州支教4年讓一所“差校”發(fā)生“點石成金”之變》的報道。

                最近,63歲的陳立群即將卸任臺江縣民族中學校長一職的消息,震動了大山深處的臺江縣。

                人們舍不得這位兢兢業(yè)業(yè)為苗鄉(xiāng)付出1400多個日日夜夜的好校長。許多人給他發(fā)來信息,甚至寫信給他,表達內(nèi)心的留戀和不舍。

                臺江民中一位老師寫信給他:“聽說您要離開臺江的消息,整整有一個星期我都在失眠,可是后來慢慢想明白,您在這里付出太多太多,您給這片土地帶來太多太多!我們不能那么自私,一直‘霸占’著您。千言萬語,唯有感恩與銘記您的付出您的好。”

                陳立群的內(nèi)心,更加百感交集。“卸任校長,主要是組織考慮到我身體狀況不太好,雖然杭州選派的新校長即將上任,但我不會馬上離開。”陳立群說。

                他已被聘任為臺江縣教育總顧問和臺江民中終身名譽校長,“下半年,我會留在臺江,確保把工作交接好。離開臺江后,或許我還會去貴州另外的貧困縣支教,現(xiàn)在一切還是未知數(shù)。”

                是的,他舍不得這片曾灑下汗水與淚水的土地,這里有唱不完的山高水長。那些渴求知識的苗家孩子的雙眸,令他終生難以忘懷。

                4年前,從杭州名校學軍中學校長任上退休后,陳立群拒絕了民辦學校百萬年薪,主動來國家扶貧開發(fā)工作重點縣貴州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臺江縣支教。

                他支教分文不取,反而自費資助學生、獎勵教師30萬余元。他愛生如子、不求回報,被學生親切稱為“名校長爸爸”。

                4年前,臺江民中是遠近聞名的“差校”,問題學生多,高考本科上線率僅10%。但剛剛過去的2020年高考,臺江民中1047名考生中,829人達本科線,其中270人上一本線,本科上線率達到79%。

                4年支教,他幫助超過2200名貧困苗族孩子走出大山,徹底改變了他們的命運。

                不得不說,這是一個奇跡。

                本科上線率從10%到79%,2200多名“寒門貴子”走出大山

                2020年高考成績發(fā)布后,陳立群(左一)走村串寨送喜報。這個習慣他已堅持了四年。(臺江民中供圖)

                在黔東南和臺江,提起陳立群校長,人人都會豎起大拇指。

                這4年,曾經(jīng)遠近聞名的“問題學校”臺江民中,高考成績“一年一個臺階”,共有超過2200名學生考上本科,走出貧瘠的大山。

                這幾年,每次高考成績發(fā)布后,陳立群都會走村串寨送喜報,以這種形式激勵當?shù)刈饚熤亟獭=衲辏艘惶鞎r間,去了排羊、老屯和施洞等鄉(xiāng)鎮(zhèn)送喜報。

                在施洞鎮(zhèn)平兆村,學生潘吉金的父母出門打工了,只有他和80多歲的奶奶在家。盡管房屋很破舊,但奶奶臉上始終洋溢著笑容,說這是他們家世世代代出的第一個大學生。

                潘吉金說:“多少年沒有看到奶奶臉上的笑容了,聽說有老師要來家訪送喜報,奶奶一大早就開始準備午餐了。”

                幾個家庭走下來,家長們都說這是他們家出的第一個大學生,表示要把家里的所有孩子送到學校去讀書。

                “我在杭州學軍中學做校長時,一本上線率可以保持在97%左右,因而可以投入較大精力培養(yǎng)拔尖創(chuàng)新人才。臺江是教育薄弱縣,最重要的是讓更多的普通百姓看到教育的力量,看到未來,看到希望。”陳立群說。

                4年過去了,除了高考成績,陳立群感覺變化最大的,還有當?shù)乩习傩諏逃膽B(tài)度和精神狀態(tài)。

                剛來臺江民中的時候,當?shù)厝怂坪鯇@所學校不抱希望。學校連家長會都組織不起來,家長會上老師比家長還要多;老師出門不敢說自己是臺江民中的,出租車司機聽說去臺江民中甚至會拒載,還戲謔地反問:“你們學校一年能考上幾個大學生?”

                高考時,校門口三三兩兩的沒有幾個家長等候,似乎很少有人關注高考。

                這幾年來,高考當日來到校門口的家長人數(shù)越來越多。今年更是熙熙攘攘,不少家長平日里都在外打工,因為子女參加高考而特地請假回來。此外,還有排放整齊的數(shù)十輛出租車,等著免費接送考生。

                7月9號上午的英語聽力考試結束,陳立群來到校門口,家長紛紛過來和他握手,有的要和他合影,有的特地給他送上鮮花。他上車準備回住地,家長們還熱情地鼓起掌來。

                “其實,我只是做了一些很平常的支教工作,而百姓報以滿腔的熱情。”陳立群說。

                拒絕東部百萬年薪

                2020年高考成績發(fā)布后,陳立群(右一)走村串寨送喜報。這個習慣他已堅持了四年。(臺江民中供圖)

                1977年恢復高考時,陳立群已在農(nóng)村擔任3年的生產(chǎn)隊會計。當時,連高中的課本都找不到了。

                他認為學業(yè)多有荒廢,有點想放棄,被父親勸說:“這幾年你不讀書,人家也不讀書,就看高中時誰的基礎更扎實。”

                父親的話讓陳立群重拾了信心,并且當年就被浙江師范大學數(shù)學系錄取了。

                正是由于這些經(jīng)歷,2001年,時任杭州長河高級中學校長的陳立群決定開辦浙江首個“宏志班”,學費全免,還有生活補助,生源大部分來自農(nóng)村貧困家庭。

                “宏志班”十多年來所招收的12屆951名學生中,有不少是孤兒、單親或家有殘疾人。這些家境困難、品學兼優(yōu)的孩子,大部分都考上了重點大學,有些還進入北大、清華,如今成為大學教授或商界精英。

                “曾有人揣測我創(chuàng)辦‘宏志班’的各種動機,坦白說,創(chuàng)班之舉是源于自己小時候艱難的求學之路,是由于看到了鄉(xiāng)下那些小時候玩伴的后代如今的艱難生存。”陳立群說。

                他在《我的教育主張》一書中寫道:愛與責任是人類道德的基點,而教育就是給予學生不論長相、家境、智商等無差別的真愛。

                2016年退休后,東部沿海多家民辦中學向他伸出橄欖枝,年薪都在百萬元以上。但他的想法是——給我100萬元,還不如看到一個貧困學生考上大學令我開心。

                當年3月,在教育部中學校長培訓班學員的“牽線搭橋”下,陳立群來到貴州黔東南州各縣市義務做講座,被有“天下苗族第一縣”之稱的臺江縣盛情挽留,他決定擔任臺江民中校長。

                “人生,有時只需要一個機會。一個人的成功,就是父母生予的先天潛能能夠得到最大化的發(fā)揮,在孩子走向成功的過程中,旁人有指導與幫助的責任和義務。”陳立群說,“這是我選擇支教的基本信念之一。”

                少喝一千斤米酒,多考一千名本科生

                2020年高考成績發(fā)布后,陳立群(左一)走村串寨送喜報。這個習慣他已堅持了四年。(臺江民中供圖)

                2016年8月15日,是陳立群來到臺江民中的第一天。晚自習,陳立群站在教學樓前,只聽到樓內(nèi)一片嘈雜聲。一個個教室看過去,雖然都有教師坐在講臺上,但學生中聊天、吃東西、睡覺的都有。他特意數(shù)了一下,最多的班有37名學生趴在課桌上睡覺。

                他好奇地問其中一位老師:“你也不管一下?”

                “他們在討論問題啊。”老師輕松作答。

                當時的臺江民中,一些老師遲到早退混日子,有的上了20分鐘課后就站在教室外抽煙,一問反而振振有詞:“這節(jié)課內(nèi)容已經(jīng)上完了。”學生上課睡覺,放學后就三五成群在縣城游蕩,抽煙、早戀、打游戲。

                最令陳立群憤怒的是一次去高三年級聽課。一節(jié)數(shù)學課,講臺上的老師竟然沒有教案,上課跟著感覺走;還有一節(jié)語文課,老師應該講作文結尾,沒想到講了十幾分鐘,突然一拍腦袋說講錯了,自己講的是作文開頭。

                “馬上要高考了,這簡直就是誤人子弟!”這兩名老師被陳立群堅決辭退了。

                看起來溫文爾雅的支教校長,整頓教風竟毫不手軟,震動了整個臺江縣教育界。

                陳立群對全校教師情況進行了一次摸排統(tǒng)計,結果大吃一驚:作為全縣唯一的公辦高中,臺江民中當時有178名專任教師,其中59名竟然是從縣內(nèi)各鄉(xiāng)鎮(zhèn)初中遴選來的。他對縣教育部門領導說:“這不是飲鴆止渴嗎?再困難,臺江民中也不能從初中招老師,一個都不要!”

                兩個月內(nèi),十幾項制度規(guī)定出臺,全校封閉式管理,早讀、晚自習挨個教室檢查、評比,嚴格教師出勤管理。一批批教師被送到杭州學習,校內(nèi)開展師資培養(yǎng)工程,每個年級和教研組開展聽課、評課,并和黔東南州名校凱里一中開展“同課異構”。

                陳立群在臺江民中進行的“半軍事化管理”,一開始讓習慣了閑適的師生意見頗多,但后來,大家越來越習慣這種緊張的工作、學習節(jié)奏。

                一位老師寫信給他:“您剛來的時候,我不大能適應,覺得很累,可是后來慢慢明白您比我們更累。每次早讀看到您早早來到學校的身影,我心里差點想哭。回頭看這4年的收獲,勝過我之前那幾年的一無所獲。我非常抱歉在您剛來的時候,私下里抱怨您的嚴厲。”

                現(xiàn)在在學校,從領導到老師,經(jīng)常有人對他說:“因為您的到來,我少喝了很多酒。”

                有一次,陳立群和學校一位老師開玩笑說:“按照你的酒量,如果平均一天喝七兩米酒,4年時間,一共可以喝掉多少斤米酒?”旁邊有人拿出手機,很快算出來了:“哇,超過一千斤了!”

                這位老師說:“我近幾年基本沒有喝酒啊!”陳立群說:“對,4年來,因為你少喝了一千斤米酒,和老師們一起,全身心投入到育人教書工作中,所以學校多考出了一千名本科生。”

                大家都開心地笑了起來,覺得還真是這個理兒。

                新學期開學有60多個學生沒有報到

                在臺江縣民族中學,陳立群(中)與學生一起聽教師公開課。新華社記者楊文斌攝

                2017年春節(jié)后開學,教務處統(tǒng)計學生報到的情況顯示,有60多個學生沒有報到。情急之下,陳立群連忙打電話向縣教育局局長匯報。

                不料局長安慰他說:“這已經(jīng)是近年來最好的情況了,通常年后都會有100人以上輟學。”

                陳立群沒想到,這樣一個讓人心驚的數(shù)字,當?shù)亟逃块T領導已司空見慣。他也實在沒有辦法淡然面對:我得去把他們勸回來,能拉住一個是一個。

                有位高一女生,春節(jié)前班主任就反饋說這個孩子不想讀書了,怎么也勸不好。陳立群了解到,這個女生父母雙亡,兩個哥哥都外出打工,還有一個妹妹,于是當場給她1000元生活費,并讓她用完就來找自己。后來,這個女生又找他拿了幾次錢。

                沒想到,春節(jié)后,她的名字再次出現(xiàn)在輟學名單中。班主任說她是跟著表姐去東莞打工了。陳立群立即聯(lián)系并打了2000元錢,讓她表姐雇輛車,送她到廣州坐高鐵回來,再派學校領導到高鐵站接。陳立群承諾:“從高中到大學畢業(yè)為止,所有的費用我都會想辦法,你只要靜下心來好好讀書。”

                但是暑假后,這位學生還是沒有來上學。她還是去打工了,而且有了一起打工的男朋友。

                “希望與失望,暫得與永失,欣喜地迎接與無奈地目送。在這個不斷撕扯的過程中,說實話,有時感覺很失敗。”陳立群說。

                他曾收到一位學生的來信:“我的人生觀、價值觀是創(chuàng)業(yè)開一家屬于自己的公司,身家百億,開豪車,住別墅,熱衷于公益事業(yè),把愛傳遞下去。下個學期我不讀書了,我想出去打拼。”班主任們反映,相當一部分學生都有這種想法。

                從此,他在教學樓前開辟“志向林”,鼓勵師生樹立遠大理想抱負,在大大小小的講話、班會上,他不斷告訴學生,現(xiàn)在從中央到地方都在幫助臺江脫貧攻堅,但所有的支持與幫扶都是外在的,只有你學得的知識、增長的智慧是自己的。振興黔地苗疆,要靠一代代年輕人的真正覺醒。

                “一次次的輟學勸回工作讓我明白,僅僅是生活上的貧窮,還是勸得回、幫得上的;而精神上的貧窮,幫起來要困難得多。”陳立群說。在貧困地區(qū)搞教育,困難在于孩子需要在得不到家庭教育高期望值的情況下,成為一個家庭從“文盲、半文盲家庭”到“知識家庭”開創(chuàng)性的過渡一代。

                他說,教育脫貧攻堅,必須以扶教師的志、扶學生的志、扶家長的志為切入點。

                在他的努力下,從2018年春節(jié)開始,大規(guī)模的輟學基本沒有了,反而有部分臺江籍的高中學生,陸陸續(xù)續(xù)地要求轉(zhuǎn)回來就讀。

                支教分文不取還資助學生、獎勵教師30萬余元

                陳立群(中)在臺江縣南冬村進行家訪。新華社記者張月琳攝

                幸福的家庭是相似的,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。這句話似乎是臺江民中很多孩子的真實寫照。

                剛到臺江民中的時候,陳立群讀到過一名男生的作文:“自從你去深圳后,鄰居都說我有了上頓沒下頓,家里空蕩蕩的,冰箱里飯菜都已發(fā)霉,死在碗柜下面的老鼠還等人將它埋葬……一切都失去了秩序。你說年底回來,我說回來了就不要出去了,每個星期打電話怪想念的。”

                全校3000余名學生中,來自建檔立卡貧困家庭的學生有1200多人,許多都是留守兒童。陳立群曾要求在保持人與人之間不相互接觸、讓學生都閉上眼睛的情況下,采用舉手的方式統(tǒng)計,來自不完整家庭的學生超過了全校學生總數(shù)的10%。

                陳立群要求,所有班主任仔細梳理本班孩子們的家庭背景,尤其是對于建檔立卡的貧困家庭的孩子,一定要保證每個人都能夠吃飽穿暖。

                “我多么希望自己化身為苗族神話傳說中的‘蝴蝶媽媽’,去保護孩子的自信,守護孩子的生命。”他這樣說道。

                陳立群身患多種疾病,但來到臺江后,他堅持家訪,深入180多個山區(qū)貧困家庭,將所有的愛傾注在這里的苗族孩子身上。

                今年6月25日,端午節(jié),陳立群將學生和老師送給他的30多個粽子以及自己買來的一些蘋果和餅干,分發(fā)給學校的孤兒。同時,他還給孩子們每人準備了一份生活費,希望他們在佳節(jié)之際同樣能感受到家的溫暖。

                一一分發(fā)下來,第28份卻沒有發(fā)出去,原來是高三(5)班學生邰毅林。班主任說,因為連日暴雨,邰毅林家的房屋地基出現(xiàn)沉降現(xiàn)象,有垮塌的危險,他不得不請假,趕回去看看情況。此時,離高考僅剩12天了,但因為是孤兒,這些事情只能他自己來處理。

                高考結束后,放心不下的陳立群專門來到邰毅林家家訪。他拿出1萬元給毅林,讓他用這些錢來修補沉降的地基,同時也希望毅林和兩個弟弟能繼續(xù)讀書,如果還有什么實際困難,可以和他聯(lián)系。

                4年來,陳立群在貴州的支教不僅分文不取,反而少則三五百元、多則上萬元的自費資助貧困學生,獎勵教師30萬余元。

                他無私奉獻的精神打動了很多人,一批批的支教教師從杭州、貴陽等地趕來他的身邊,像他一樣教書育人,56個貧困孩子也因此受到了資助。

                雪片般的信箋是他支教生涯的最大“勛章”

                陳立群(左一)在臺江縣民族中學早會上與學生交流。新華社記者胡星攝

                這些年,陳立群校長辦公室的門縫里,常常塞進學生寫的信,他們傾吐著青春的酸甜苦辣,家庭的五味雜陳,很多學生起筆抬頭便是:“親愛的校長爸爸……”

                所有信陳立群都好好保存著,因為在他眼中,這些沉甸甸的信箋,是學生滿滿的信任和愛,是自己4年支教生涯的最大“勛章”。

                一名學生甚至寫了一封題為《春風十里不如你》的公開信,張貼在學校的公告欄里:“生命中總有不期而遇的溫暖和生生不息的希望,您像天上的星星,我可以循著光亮的方向,一直向前。”

                最令他感動和欣慰的,是孩子們在精神方面的成長——他們變得更加自信了。以前,臺江的孩子只敢報考貴州省內(nèi)的高校,現(xiàn)在,他們報考的學校遍布全國各地。

                還有不少學生以“校長爸爸”為榜樣,決定今后回貧困地區(qū)工作。

                一個貧困女學生因母親得了尿毒癥,提出退學,陳立群去醫(yī)院探望,極力挽留她,臨走時留下1000元。

                第二天,錢如數(shù)退回,并附信一封:

                “我發(fā)自內(nèi)心地感謝您的幫助,但也背上了更沉重的心理包袱。雖然媽媽看病所需要的醫(yī)藥費是天文數(shù)字,我的生活可能因此更加拮據(jù),學習之路更加艱難,但我始終明白人若不是到了絕境,絕不能靠別人來改變自己的現(xiàn)狀,而是要有所作為。”

                這個女孩后來考上了貴州民族大學,她說,臺江孩子的英語普遍較弱,這在高考時很吃虧,自己的心愿是畢業(yè)后回家鄉(xiāng)當一名英語老師。

                2002年,陳立群提出“人類道德的基點是愛心和責任感”,在臺江民中,他把這句話鐫刻在學校文化墻上,將“愛與責任”定為辦學精神。

                陳立群說,我們這代人,需要有高度的職業(yè)精神,勇于作出自我犧牲,用一代人的努力,換來后一代人的轉(zhuǎn)型。

                “在大愛、真愛面前,也許一個人的力量看起來是那么的微不足道,但那一份付出的愛不會因為只照亮了一個角落而渺小,只要能滋潤一棵心苗,就能在不遠的將來開出美麗的花朵,結出令人欣喜的果實。”陳立群說。

              標簽:編輯:陶韜